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对于浙江宁波来说,“港口”是其最重要的城市标签之一,海上丝绸之路是最具吸引力的旅游主题。作为港口文化和“海丝”精神的重要承载地,中国港口博物馆诠释着宁波的城市精神,是一座活态的、包容的博物馆,更是一个多彩的、充满人文情怀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已经成为宁波一张亮丽的文化和旅游名片。
主动转换角色,对接旅游需求
喝咖啡、听音乐会、玩剧本杀……在日前举办的“寻海·造梦·博物馆”2023港口生活节上,港口漫行、海上剧场、博物解谜等五大板块26项互动体验活动,让上万市民游客走进中国港口博物馆,解锁博物馆的新玩法。
随着文旅深度融合,博物馆从过去单一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者变成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给走进博物馆的观众提供更多的选择。”中国港口博物馆馆长冯毅表示,中国港口博物馆主动转换角色、对接旅游需求,使其成为游客出行的重要选择。
据了解,除传统的博物馆功能区,中国港口博物馆按照旅游景区的标准,新建了游客中心、儿童绘本阅读区、影视厅等。不仅如此,该馆还注重软件完善,打造面向“互联网+”的智慧景区。
“一艘神秘的船只停靠在了港口码头,一天后,船只张贴出一则征集令,要征集勇敢智慧的船长上船,与舵手一起开启奇妙港口的探秘之旅……”游客李先生戴上AR眼镜,“唤醒”执罗盘陶俑,在它的带领下开启港口探秘之旅。这是中国港口博物馆引进新技术开发的“奇妙港口探秘记”AR导览项目,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仿若置身于古船上,不仅能看到、能听到,更能通过语音指令进行交互,体验“数字+科技+文博”的沉浸式游览。
近年来,中国港口博物馆逐渐实现了藏品数字化、展览虚拟化、讲解自助化,并推出展览导览和文化讲座在线直播、文创产品线上销售、公众活动线上举办,满足不同地区游客的需求。今年1月,中国港口博物馆被认定为2022年度“浙江省智慧景区”。
“参与式”博物馆成为新时尚
华灯初上,夜色笼罩下的中国港口博物馆热闹散去,留下一群在博物馆内安营扎寨的小小探索家,他们在夜深人静时将用探照灯完成探索任务。夜宿博物馆,与文物共眠,这是中国港口博物馆与斑马课堂合作,为孩子们带来的一次别开生面的“博物馆奇妙夜”之旅,也是中国港口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上的有益尝试。
为拉近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中国港口博物馆把“参与式”作为发展和运营理念。除了参观展览,观众还能阅览专题图书、参加社教体验活动、观看4D电影等。此外,中国港口博物馆还回应社会热点,策划“巨变——中国港口70年记忆”“红船引航,迎潮搏浪——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强港之路”等弘扬主旋律的展览,举办民谣弹唱音乐会、非遗文化庙会等文旅活动,丰富公众的文化生活。
“参与式”理念促成全新的运营方式。中国港口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创新机制,为外力参与博物馆建设创造有利环境,中国港口博物馆与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合作,打造出“水下考古”和“海丝港口”两张特色名片;同时,主动进行改革,充分发挥“港口”特色优势,使博物馆成为港口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和港口行业重大活动的举办地。此外,由国有企业投资成立、由博物馆全权管理的文化发展公司,充分利用博物馆的服务设施和平台资源,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完善的配套服务,拓展发展空间。
“‘参与式’博物馆理念一方面要求博物馆创造条件,让公众从博物馆参观者变成博物馆的建设者和使用者,另一方面也要求博物馆更好地融入社会,积极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大局,成为资源开放、文旅双修的文化中枢。”冯毅说。
以“港口”IP为核心融入全域旅游
作为文旅融合阵地和窗口的中国港口博物馆,不断挖掘、延伸“港口”这一特色文旅IP,为博物馆带来口碑和流量。
自开馆以来,中国港口博物馆策划“向海而生:古罗马海港的传说”“向东是大海——纪念郑和下西洋特展”等主题展览,诠释“一带一路”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举办“万物启蒙”研学营、“小小水手”体验课程等教育活动传播海洋文明;提炼“海丝”素材,开发“海丝”主题桌游棋等200余款主题文创……丰富多样的举措让市民和游客对“港口”有了更多了解和感悟。
更为重要的是,宁波市以中国港口博物馆为主阵地,以“港口”IP为核心,串起了区域内众多景区和相关资源,并将其融入全域旅游之中。宁波舟山港区集装箱码头、天童寺等类型丰富的景点、景区点亮了全域海丝主题旅游线路;宁波国际港口文化节、北仑南窗沙滩音乐节等充满文化内涵的文旅活动吸引了一批批游客打卡;水手餐厅、海员酒店等特色鲜明的旅游配套设施,创造出更多的旅游经济可能性。
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让中国港口博物馆逐渐找到了文化和旅游的最佳连接点,其注重文化的特色性、民众的参与性、旅游的市场性,更坚持博物馆的定位和原则,建设“参与式”博物馆,正在努力成为文旅融合的博物馆样板。(本报记者 裴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