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对中华的民族文化多一些更深的了解,和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来次更亲密的接触,中央民族大学的民族博物馆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作为北京市唯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始建于1951年的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藏品众多,目前馆内藏有各民族的服装、生活用品、宗教器物、文献、乐器等14类文物共2万余件。走进博物馆,大厅里绣有各个民族的大型丝毯映入眼帘,有三五个儿童在家长带领下根据人物的着装服饰一一指认着民族。
在北方民族服饰文化展厅和南方民族服饰文化展厅,各种民族服饰扑面而来,仿佛一场大型“T台秀”。在这里,既能看到影视剧中常见到的蒙古袍子、满族旗装,也能见到极具特色的赫哲族、鄂伦春族服饰。我去参观的午后,正好遇到一小学组织学生参观,不少学生围在各种做工精细、颇具韵味的民族服饰前观赏评论,七嘴八舌地讨论衣服的材质和刺绣的动物种类:“这件好像公主的泡泡袖!”“为什么赫哲族要用鱼皮来做衣服?”只要用心,这些有趣的问题在博物馆里都能找到答案。
博物馆内还藏有各种精美的民族头饰和宗教器物,其中壮族蛙鼓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不容错过。讲解员告诉我,鼓面是典型的太阳纹,这种纹理在制作时非常讲究,主要体现在它太阳光芒的数目上。这件铜鼓的太阳光芒有12道,把鼓面和整个鼓身分成完全平均的若干份,这种技术水平即使在现代也难以轻松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民族博物馆虽然位于校内,但配套服务十分完善。不但每天定时有讲解员提供免费讲解及帮助,还能提供免费WiFi覆盖,参观者关注“MUC民族博物馆”公众号后即可享受自动语音导览服务。